2019 年以來,中國外貿結構不斷優化,內生動力持續增強,但外貿發展面臨的環境更加復雜、不確定性更大、風險挑戰更多。從國際看,世界經濟增長勢頭減弱、全球市場需求趨于回落、中美貿易摩擦升溫等加劇了外部市場的不確定性;從國內看,用工成本的不斷增加、傳統產業優勢減弱等問題給中小企業帶來重重挑戰。
為幫助中國企業打破困境,學習更深的企業經營管理經驗,打開外貿出口新市場。9月23,在阿里巴巴20周年慶期間,中東國際展覽集團(迪拜MIE集團)聯合阿里巴巴國際站聯合主辦“走進阿里,暨數字化貿易高端游學”活動。
來自上海、鎮江、常州等地區的近400家企業集聚杭州阿里巴巴總部,共同探討外貿企業出口的“破局”之路。阿里巴巴國際事業部華東大區后臺總經理侯野、阿里巴巴華東大區常州區域經理趙國苗、阿里巴巴國際站照明行業運營專家丁銀芳、阿里里巴巴建材行業資深運營專家嚴嘉嬰、迪拜(MIE集團)副總裁法迪.卡杜拉以及江蘇奧普威特重工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煒出席活動現場并分享市場經驗。
企業一行人對阿里總部進行了參觀、考察,體驗中國互聯網巨頭的企業文化以及互聯網外貿發展的進程。
下午一時許,分享會在阿里巴巴濱江園區報告廳正式舉辦,阿里巴巴國際事業部華東大區后臺總經理侯野先生對阿里巴巴的增長模式和營銷結構進行了解讀,他認為,阿里的增長依托于互聯網下的外貿形式,阿里國際站以幫助中小企業企業觸及全球市場而獲得成功。
江蘇奧普威特重工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煒先生分享了企業在跨境電商之路上的成功以及如何把控職場的經驗。他認為,在“互聯網+”驅動下,傳統外貿企業開始發力跨境電商,尋求轉型突破口。電商新時代,隨著“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逐漸成為貿易新動力,一些高效、便捷的外貿綜合服務平臺進入了外貿企業視線。
對此,迪拜(MIE集團)副總裁法迪.卡杜拉先生首先表示了高度的認可,他分析了當前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必要性,同時他指出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中東和非洲市場已經成為全球市場爭奪的一片“藍?!?。
中國已經成為中東非第一大合作伙伴國,2018年,中非貿易額達到2042億美元,即中國連續十年成為非洲第一大貿易伙伴國。其中南非、尼日尼亞、埃塞俄比亞占據了中國對非洲出口的54%。同時,中國也是中東地區國家最大的貿易伙伴國,而“一帶一路”沿線則成為是最重要的增長點。在這樣的背景下,每年有上萬家中國企業通過展會的形式走進中東非市場。
迪拜(MIE集團)擁有19年舉辦展會的經驗,擁有全球展覽業協會(UFI)、國際大會及會議協會(ICCA)等多種身份,累積服務8萬多企事業單位。自2013年起,其主辦中國貿易周構架起了中國外貿企業走進中東非市場橋梁,得到了政府的認可,媒體的關注。
會后,由阿里巴巴相關資深專業組織的建材、燈具專場活動相繼舉辦。會上重點對行業的發展狀況以及市狀況進行了深度分析,現場專家提出了跨境外貿整理的解決方案。通過一系列的解讀,外貿企業家們得到最前沿的市場信息以及海外營商環境。
-- END --
分享:
標簽:
阿里數字化貿易高端游學新市場、新機遇走進阿里上一篇:無內容
-- 我是有底線的 :) --